Page 57 - 嘉优精练 七年级历史·上册
P. 57

◎ 七年级历史 · 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进行冒险探索, 开发西域自然资源                           D. 与西域各国进行大规模经济贸易
              3. 19世纪末,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 “丝绸之路”。

              下列对 “丝绸之路” 的表述, 错误的是 (                    )

                A. “丝绸之路” 的起点是玉门关                             B. 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 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 据 《汉书 · 张骞传》 记载 “初骞行时百余人, 去十三岁, 唯二人得还”。 从材料中可知, 张骞 (                                     )

                A. 年少有为, 13岁即出使西域                             B. 第二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
                C. 出使途中经历诸多困难                                 D. 使团中大部分人经 “海上丝绸之路” 返回
              5. 西晋 《古今注 · 音乐篇》 记载:           “横吹, 胡乐也。 张博望 (张骞) 入西城, 传其法于西京 (长安), 惟
              得摩诃兜勒 (马其顿) 一曲。” 据此可知 (                    )

                A. 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B. 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 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 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6. 《汉书》 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不是张骞通西域, 安能佳种自西来?” 丝绸之路开通后, 茶叶、 桃、 梨、

              杏传到了西域, 苜蓿、 蚕豆、 石榴、 黄瓜等传到了中原。 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

                A. 巩固了国家统一                                    B. 促进了沿线地区文化传播
                C. 促进了物种交流                                    D. 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7. 2014年6月,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 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 “丝绸之路: 长
              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遗产主要反映了 (                                )

                A. 南朝江南的开发             B. 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 两汉的医学成就             D. 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8. 宋朝诗人徐钧在了解了历史上某人经营西域三十多年的故事后, 为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人生适意
              在家山, 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 但求生入玉门关。” 徐钧颂扬的这个人是 (                                         )

                A. 张骞                  B. 班超                  C. 班固                  D. 甘英

              9. 东汉灭亡之后, 中国进入了魏蜀吴相争的三国时期。 公元3世纪, 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
              发给的专门许可证, 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 这种现象说明 (                                 )


                A. 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 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依然存在
                C. 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 地方政府忽视经济发展
              10. 史学家蓝勇在 《中国历史地理》 中说:                 “张骞开通西北丝绸之路后, 中西商队往来于南北两道, 我国

              的冶铁技术、 井渠法传入西域, 西方的玻璃、 葡萄、 苜蓿、 石榴等传入中国, 印度的佛教、 音乐等也传入
              中国。” 据此可知,         “丝绸之路” 开通有利于 (              )

                A. 联合西域各国, 夹击匈奴                               B. 中央政府管理西域地区
                C. 中西方文明的 “互鉴”                                D. 秦汉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



              二、 材料解析题
              1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然骞凿空, 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以为质于外国, 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 张骞传》
                                                                                             —
              材料一



                                                             47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