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6 - 玉屏油茶纪事
P. 276

文化韵味


               解说词。正文内容全文如下:

                    水如碧玉,山似翠屏。这是世外桃源,还是人间仙境?这里是玉屏,
               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一个仅有 517 平方公里土地和 15 万人口
               的小县,却有着“油茶之乡”“箫笛之乡”“北侗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林

               业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的美誉,它是贵州的东大门,是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          阳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玉屏油茶,是这里的骄傲;油

               茶的芳香,滋润着这里的人民。
                    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               阳河,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

               传说。 阳河畔,一座名叫八仙岩的山峰,危崖矗翠,云缠雾绕,胜似蓬
               莱仙境,八仙常来这里下棋饮酒,谈天说地。深秋的一天,何仙姑寻着

               悠扬的笛声,踏着云彩飘飘而来,见侗乡百里山峦、草木黄落、秋气萧
               瑟,她眉头一皱,便将手中花篮向下一挥,漫山遍野的绿树枝头,顷刻
               间撒满了金蕊玉瓣的花朵。待到来年秋天,果实满枝,因其树叶似茶

               叶,果实多油脂,侗族的先民便把它叫作油茶。
                    在古老的榨油作坊里,侗族先民将油茶籽烘干碾碎,包制成饼,装

               进巨大的木榨槽内,四五人高喊着号子,簇拥着横悬的柱锤,向木楔迅
               猛撞击,声似雷震,油如泉涌。因此,玉屏旧时文人便有“榨响如雷,惊
               天动地;油流似电,闪乾执坤。”的歌吟。

                    绵绵丘峦,层层梯土,郁郁苍苍的油茶树排列有序,这是玉屏油茶
               从原生树种走向人工栽培的历史见证。有文字记载,玉屏油茶的人工

               栽培已有近 600 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玉屏油茶发展的鼎盛时
               期,1958 年,油茶籽和茶油产量居全国县级油茶产量第二位。同年 12

               月,荣获了国务院颁发的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的“油茶之乡”的锦
               旗。之后,玉屏县成立了油茶试验站,在生产栽培、无性繁殖、品种优化

               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效喜人,在当时,多项指标超过了 1973 年全国油
               茶科研协作组制定的国家标准。1984 年,全县油茶籽产量居贵州省首
               位。90 年代以来,玉屏油茶逐渐走出了一条“名、特、优、广”的产业发



               264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