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魏了翁传
P. 99

◎ 第六章      创办鹤山书院


                 县主簿、 尉”。      (《宋史》 卷168, 职官志, 职官8) 石刻应为 “县尉”, 元代重刻时, 漏刻尉字。
                     五、 鹤山书院学友六人考
                     已中进士, 仍然到蒲江鹤山书院学习的人士:
                     1.高载, 字东叔 (? —1218年), 蒲江县人, 魏了翁大哥, 嘉泰二年 (1202年) 进士, 丁父忧。

                 “览前朝史牒, 叹熙 (宁)、            (元) 丰、     (元) 佑、     (绍) 圣、     (元) 符、     (大中) 靖 (国)、 崇
                 (宁)、   (大) 观、 政 (和)、 宣 (和), 汔于建 (炎)、 绍 (兴)、 乾 (道)、 淳 (熙)、                      (庆) 元, 党
                 论屡变, 国势偾起不常, 慨然有感于来今。 乃取制词之褒贬, 廷论之是非, 稡成巨编, 而自以已意
                 识其后, 大抵虽以国史实录、 长编、 会要为之据依, 而一时诏旨、 训词、 封章、 奏疏, 则必于先贤

                 文集、 私史, 简稽参质, 以溃于成。 凡百数十年间, 一治一乱, 开卷了然, 亦庶几为时事之补, 非
                 今世类书比也。”
                     “自扫一室, 翻阅旧书, 每语人曰:                ‘人斯须废学, 则无所措其身。’ 以故孜孜兀兀, 如不能终
                 日。 下至词章小技, 亦积累成编, 与宾朋语, 每问经史, 有触其机, 则丝贯绳联, 娓娓不绝, 或讲
                 论至夜分, 无倦意, 所予虽晚出后进, 亦折辈行与语。 所不与, 虽大官贵人, 视之亡如也。”

                     后任泸州録事参军、 知灵泉县, 著 《通鉴巨编》                    《泸州地理志》。        (《鹤山集》 卷88, 高载行状)
                     2.高定子, 字瞻叔 (? —1247年), 蒲江县人, 魏了翁四哥, 嘉泰二年 (1202年) 进士。 他写
                 道:   “余先宫师 (魏了翁) 筑山园于先庐之北, 聚六经载籍之传, 使余兄弟群居肄习焉。 居则曰:
                 书之有益于人大矣。 多闻识则德宏。 私淑艾则行治, 一身之益也; 义方之教著为大顺, 礼度之闲积

                 为善庆, 一家之益也。 穷闾陋巷士志于学, 苦无书焉, 于以息游, 相与讲贯, 子弟从之而孝弟忠
                 信, 一国慕之而仁慈并兴, 一国之益也。 不宁唯是, 一勺水之积, 蛟龙出焉, 一卷石之多, 宝藏兴
                 焉, 风以诗书, 沉浸以理义, 岂无人焉超然悟, 焕然释。 异时出为世用, 必将有以尧舜吾君民, 稷
                 契吾事业。 则之人也, 又不特天下国家之益, 而其益盖在万世矣。 余兄弟识之, 宦学四方, 不为独
                 善自好, 用无忘先宫师之教。”              (《全宋文》 卷7306, 高定子 《(东阳县) 南园书院记》)

                     3.吴泳, 字叔永 (1180—? 年), 号鹤林, 潼川府中江县人, 嘉定元年 (1208年) 进士 (《宋史》
                 作嘉定二年进士, 误), 时年30岁。              《与魏鹤山书一》:
                         某属者拜笺, 寻蒙报翰慰诲, 勤勤恳恳, 感不可为言, 校书读 《易》, 工夫逾造妙密。
                     不以一书穷 《易》, 而支畅旁取, 尽将诸儒先之说相与剖析疑义, 订正其真是非。                                      《易》

                     之卦脉, 圣之精蕴, 羲皇之心法, 周公、 文王、 宣父之庶类百物, 将自是心契神授, 而语
                     言文字之枝叶亦无所复用矣。 某学不切已, 伥伥然如游骑亡所归。 乃蒙校书手笔以示教,
                     良发深省, 固荷不屑之意。 但资质钝迟,                     《中庸》    《大学》     《语》    《孟》 之四书未明,
                     《诗》   《书》    《礼》   《乐》 之四术未莹, 躐等言 《易》, 恐非盈科后进之道。 傥自今气血未
                     衰, 稍有长进, 则幅巾只履, 尚得从容扣问校书于鹤山之间也。 来书所说:                                   “户外之屦,

                     以讲学来, 以干荐、 干书来, 终令人倦于接纳。” 固是如此。 然某之意, 更欲校书充先儒
                     “宁受百人欺” 之说, 使好贤之心, 无一日替, 则尤见其宏大也。 不识以为僣否? 未有詹
                     拜之日, 愿言冲辅道腴, 前辂泰祉。                 (《鹤林集》 卷28, 与魏鹤山书一)
                     随即来蒲江鹤山书院向魏了翁学习, 相处两年。 嘉定四年 (1211年) 冬, 魏了翁离开蒲江鹤山

                 书院, 出知汉州, 吴泳才离开,               “岁嘉定辛未冬, 予自鹤山归, 憩于连山段光叔之馆”。                          (《鹤林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