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魏了翁传
P. 94

魏 了 翁
                 WEI LIAO WENG ZHUAN


                     皆余一岁间身履而目击者, 自余类此者不可胜数。 恐岁浸久而忘之, 姑随笔书此以记。                                     (《鹤
                     山集》 卷92, 赠王彦正)
                     南宋嘉定三年 (1210年), 魏了翁在四川蒲江县隈支山隈支中峰下古白鹤冈 (鹤山), 创建鹤山
                 书院。    (见 《鹤山集》 卷41 《书鹤山书院始末》、 卷6 《至左绵书怀呈荣州、 绵州二兄》、 卷92 《赠

                 王彦正》 等文)
                     “了翁奉亲还里, 侂胄亦以误国诛。 朝廷收召诸贤, 了翁顶焉。 会史弥远入相, 专国事, 了翁
                 察其所为, 力辞召命, 丁生父忧, 解官心丧, 筑室白鹤山下, 以所闻於辅广、 李燔者, 开门授徒,
                 士争负笈从之, 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                    (《宋史》 卷437, 魏了翁传)

                     魏了翁说他办鹤山书院于 “古白鹤山之下”                      (《鹤山集》 卷65 《跋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 在
                 所撰 《邛州白鹤山营造记》 中并未说魏氏 “世居” 此山, 他兄弟在此山读书, 他在此山办书院, 此
                 文落款 “古鹤山魏某” 明白表示, 他不是邛州白鹤山人, 而是蒲江县古白鹤山 (古鹤山, 隈支山)
                 人。   (《鹤山集》 卷50)
                     魏了翁 《游古白鹤山》 古诗 (《鹤山集》 卷1)、                     《水龙吟·登白鹤山》, 借前韵呈同游诸友。

                 (《鹤山集》 卷94) 魏了翁自称为白鹤山人 (《鹤山集》 卷56, 邵之溪遗稿序), 嘉庆十五年 (1222
                 年) 五月, 友人吴泳也称他为 “白鹤山人”                    (吴泳 《满江红·送魏鹤山都督》)。 他在山上开办的书
                 院, 最初叫白鹤书院 (《鹤山集》 卷92, 赠王彦正), 后因魏了翁 “邛之鹤山人, 天下士师尊之曰鹤
                 山先生”      【《鹤山集》 淳祐十一年 (1251年) 吴潜后序】 改称为鹤山书院。 他写的文章自署 “鹤山

                 魏某”    【《鹤山集》 卷63, 跋黄太史帖, 绍定二年 (1229年)】 鹤山成为蒲江县代名词, 尖山寺石刻
                 “鹤山魏令宪显道”          (魏了翁侄子), 都写的是蒲江县古白鹤山 (隈支山)。
                     三、 书院开办时四位老师考
                     鹤山书院老师、 学生名册没有流传下来, 查阅宋代文献, 得知老师有四位。
                     1.魏了翁, 蒲江县人

                     《宋史》 卷437:      “丁生父忧, 解官心丧, 筑室白鹤山下, 以所闻于辅广、 李燔者, 开门授徒,
                 士争负笈从之, 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 此处李燔应为李方子, 此前魏了翁与李燔没有来往。 李
                 燔, 字敬子, 南康建昌人, 绍熙元年 (1190年) 进士, 从朱熹学, 岳州教授, 为白鹿洞书院堂长。
                 李方子, 字公晦, 昭武人, 朱熹学生,                 《宋史》 卷430立传。

                     魏了翁在鹤山书院亲自讲 《易经》, 学生史绳祖 (眉山人) 记录:
                         余昔侍坐于鹤山先生。 先生方与诸生讲 《易》, 至 《上系》 首章, 忽掩卷曰:                                 “天尊
                     地卑, 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 何不曰高卑, 而曰卑高? 诸家之解莫有及者,
                     其各思之。 余退而精思终夕, 翌早复于先生曰:                      “此岂谓画卦之势, 自下而上欤? 故曰以
                     陈, 陈列也, 言卦画自下而陈列至上, 则六爻 (肴) 之位自定, 而贵贱之位得矣, 贵贱

                     者, 如第二爻为臣位在下, 第五爻为君位在上也。 孔子系 《易》, 首以乾坤, 而定天地之
                     尊卑, 次遂发明画卦之体, 此其是乎?” 先生曰:                       “子之说得之矣。”         (史绳祖 《学斋占
                     毕》 卷一,      《易系卑高义》)
                     2.魏天祐, 蒲江县人

                     魏天祐 (1131—1213年), 字德先, 蒲江县人, 家居城外十里, 魏了翁的族兄, 46岁 (1117年,
                 淳熙四年) 以词赋中举, 庆元五年 (1199年) 与魏了翁 “偕试于春官”,                            “累举不利, 当以恩补官,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