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8 - 玉屏油茶纪事
P. 288

文化韵味









                                    忆家乡的老榨坊



                                             阴 赵尤先






                    我的家乡朱家场镇龙眼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全村有 7 个村
               民组,300 余户 1300 多人。我出生于 1963 年,1981 年入伍,1985 年退

               伍回乡,曾在龙眼村担任过村委会主任、文书,1992 年,乡镇撤并时,
               被招干到合并后的朱家场镇人民政府工作。
                    今年清明节,我带着家人回老家祭祖,见到了老茶树林还是那么

               青绿,还看见了坳土、荒坪等坡上都栽上了嫩油油的小茶树苗。当我
               走到原先我们生产队里的老榨油坊屋基地时,勾起了我对老榨油坊

               儿时的美好回忆。
                    我们村是全县油茶种植面积最大、油茶籽产量最多、茶油总产量
               最高的“茶三多”油茶村。据龙眼村竹林组多年做茶油生意,今年 71 岁

               的赵永土老人说,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那几年,龙眼村油茶产量处于
               顶峰时期,每年可榨 4 万斤左右的山茶油,远销湘潭、株洲、福建、贵阳

               等地。那时产量大,全村共有 8 个卧式压榨油机坊,周边很多村寨的茶
               籽都会拉到龙眼榨油坊来加工。

                    我们家人都对老榨油坊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父亲是 20 世
               纪六七十年代的榨油匠,也叫打油匠,从事传统榨油 20 多年,掌握了

               烘焙茶籽的技术,又会包得一手的好茶饼,油锤也是打得相当的好,他
               亲手烤焙压榨的茶籽出油率很高,100 斤茶籽要比其他的榨油坊要多
               榨 2 斤茶油,在当地是远近闻名。



               276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