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华林方言研究
P. 23

第一章    引论


            然村。由此可见,童氏迁居华林的历史也在千年以上。华林另外
            几大比较常见的姓氏为熊、朱、丁等。反观客家群体,他们大多
                           1
            于公元 1900 年 左右由周边县市迁入,在当地只有约 120 年的历
            史。其成员的主要姓氏为吴、张、王、叶等。
                 其三,就分布范围、人口数量、迁徙路线而言,两者的差异
            也很大。客家人大多散居各处,唯一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为柏树
            村委会的九组、中洞、爬坑、院前这四个自然村,总人数在 500
            人左右(其中到 2018 年为止还会讲客家话的大约有 150 人),本
            地人则遍布于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村落,人数在 1 万 3 千 500 人
            左右。虽说从根源上来讲客家人和本地人在主体上都是南迁之北
            民的后裔,但本地人大多由北方直接南迁而来,而客家人则经历
                                                                2
            了一个由北南迁至闽粤,再由闽粤北移至赣西北的过程 。据九组
            的张明相(1960 年生)和张富相(1953 年生)介绍,其祖辈来自
            河南清河,先迁至广东,后辗转至江西奉新,最后才由奉新迁入
            本地。另据中洞的吴祥清(1956 年生)和吴祥吉(1961 年生)介
            绍,其先辈原籍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村,因当地人口激增,土地较
            少,部分家族成员不得不外出谋生,其中一支来到华林柏树定居,
            从事造纸和农耕。爬坑的王水生(1949 年出生)则告诉笔者:爬
            坑现有 18 户人家,主要为王姓和叶姓,由万载县高村乡新田大队
                     3
            “走反” 而来。
                 综上所述,华林的本地人和客家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系。
                 理清民系关系对于我们认识华林方言的构成及归属有一定的借
            鉴和参考作用,但我们并不能将民系关系同方言关系完全等同或对
            立起来。这是因为,放眼古今中外,既有许多相同的民系使用不同


            1
               赣西北客家人大多于明末清初迁至赣西北的奉新、修水等县,在当地有 300 年左右的历史,
              但进入高安华林的历史比较短。
            2   详见《客赣方言比较研究》第一章第五节“江西境内客家方言的分布和内部分片”。
            3
               “走反”为本地话和客家话共有词汇,意思是“为躲避战乱而四处迁徙”。
                                                                    ·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